top of page

「智」為學理新篇章:AI如何引發初中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課堂革命


香港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STEM教育與人工智慧(AI)的融合,其中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撥款計畫正是這股浪潮中的關鍵舉措。該計劃旨在資助初中科學科教師,將AI工具與生成式AI (GenAI) 融入日常教學,徹底改變傳統課堂的互動模式與效率。雖然計畫的申請階段已經結束,但對於已獲得撥款或期望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學校而言,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:如何將這筆資源轉化為學生實實在在的學習成果?
「智」為學理新篇章:AI如何引發國中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課堂革命 - 教師培訓課程
「智」為學理新篇章:AI如何引發初中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課堂革命 - 教師培訓課程

本文將深入探討AI在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撥款計畫初中科學三大核心科目-物理、化學及生物中的具體應用場景,並結合香港初中科學課程綱要,提供即時可行的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教學設計思路,​​助您將AI從一個抽象概念,變為點燃學生好奇心、提升教學效率的強大引擎。


  1. 「『智』為學理」物理科 (Physics):化抽象化為直觀的「超能力」


初中物理涉及大量抽象概念,如力、能量、電磁等,學生往往難以單靠想像來理解。AI的強大視覺化與模擬能力,正能彌補這一教學難題。


「『智』為學理」課程主題範例: 光、顏色與光譜 (Light, Colours and Beyond) / 力與運動 (Force and Motion)

AI備課應用:5分鐘產生互動教案與模擬場景


情境化習題生成: 教師可向ChatGPT或類似的GenAI工具下達指令:「請為中二級學生設計5條關於『光的折射』的情境應用題,需包含日常生活例子(如筷子在水中看似折斷、泳池看起來比實際淺),並提供詳盡解釋。」AI能迅速生成創意且貼近生活的題目,泳池看起來比實際淺備題目。


圖片與動畫生成: 在講解牛頓運動定律時,教師可使用AI圖像生成工具(如Midjourney)創作「火箭升空時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」示意圖,或利用AI動畫工具產生「不同摩擦力下木塊的運動」短片,將抽象的物理定律轉化為生動的視覺教材。


「『智』為學理」AI課堂活動:人人動手的虛擬實驗室


互動式物理模擬: 利用PhET、Algodoo等AI驅動的模擬平台,學生可以在平板電腦上安全地進行各種物理實驗。  例如,在學習電路時,學生可以自由拖曳電阻、燈泡等元件,即時觀察電流和電壓的變化,甚至模擬短路情況,而無需擔心儀器損耗或危險。


 AR增強現實實驗: 透過支援AR的應用程序,學生只需用手機掃描課本上的凸透鏡圖案,屏幕上就會出現虛擬的蠟燭和光線。

學生可以隨意移動蠟燭,即時觀察成像的變化,親手探索物距與像距的關係,極大加深了對成像原理的理解。

  1. 「『智』為學理」化學科 (Chemistry):解構微觀世界的「分子眼鏡」


化學涉及肉眼無法觀察的原子、分子互動,化學反應的平衡與條件也相當複雜。  AI能幫助學生「看見」微觀世界,並有效率地處理實驗數據。


「『智』為學理」課程主題範例: 酸和鹼 (Acids and Alkalis) / 金屬 (Metals) 

AI備課應用:智慧化的資源整合與評估


產生實驗安全指引: 教師可指令AI:「為中三學生設計一份『金屬與酸反應』的實驗步驟及安全守則,需特別強調處理腐蝕性液體的注意事項。」AI能快速產生一份全面且條理清晰的指引。


建構概念圖與評估題目: AI能協助教師快速建立如「酸鹼中和反應」的概念關係圖,並根據布盧姆分類學(Bloom's Taxonomy)設計不同認知層次的評估題目,從記憶、理解到應用、分析,實現個人化評估。


「『智』為學理」AI課堂活動:從數據分析到模型建構


AI輔助數據分析: 在進行酸鹼滴定等需要精確測量的實驗後,學生可將收集到的數據輸入AI數據分析工具。  AI能協助繪製滴定曲線、找出等當點,並分析潛在的實驗誤差,讓學生更專注於理解數據背後的化學原理。


建構與評估科學模式: 這是教育局「『智』為學理」中,特別推薦的AI應用模式之一。學生可以利用AI工具,根據化學鍵理論建構不同的分子模型(如水、二氧化碳),AI可以即時回饋模型的穩定性與正確性,讓學生在互動中深化對分子結構的理解。


在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撥款計畫下,AI工具的應用與推薦:

教學單元

AI工具推薦

教學成效

原子結構

Nano Simbox VR

可互動觀察電子雲分配

化學鍵

MolView+AI校驗功能

即時分子結構正確性回饋

反應速率

Labster虛擬實驗平台

安全模擬危險性實驗

Labster虛擬實驗平台

  1. 「『智』為學理」生物科 (Biology):探索生命奧秘的「智慧放大鏡」


從細胞結構到生態系統,生物學充滿了複雜的系統和過程。  AI能以多元的方式呈現生命科學的奇妙,並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。


「『智』為學理」課程主題範例: 細胞、組織、器官和系統 (Cells, Tissues, Organs and Systems) / 攝食與消化 (Nutrition and Digestion) 

AI備課應用:打造個人化的學習資源庫


產生多樣化教材:教師可以要求AI:「用一個生動的比喻(例如城市運作),向中一學生解釋人體消化系統各器官(口腔、胃、小腸、大腸)的功能和協作關係。」AI 能將復雜的知識轉化為易於吸收的故事或類比,提升學習趣味。


設計探究式學習藍圖: 運用教育局所提倡的「PACI」教學架構(Problem, AI, Collaboration, Innovation),教師可讓AI協助設計一個探究項目,例如:「設計一個探究『不同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影響』的實驗方案,並列出可用的AI資料記錄和分析工具。


「『智』為學理」AI課堂活動:人人都是科學研究員


AI產生獨特生物圖像: 傳統課本的細胞圖一式一樣,教師可指導學生使用AI繪圖工具,根據指令「一個充滿線粒體的肌肉細胞」、「一個正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葉綠體」,生成獨一無二的科學插圖,並在課堂上分享和解釋自己的作品。


 AI輔助科學文獻閱讀: 教師可以提供一篇簡化的科學新聞或文章(例如關於基因編輯技術CRISPR),讓學生利用AI工具輔助閱讀,AI可以協助解釋專業術語、總結文章重點,甚至比較不同觀點,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信息素養。


Creato Academy:您實踐AI教學的最佳夥伴

看到這裡,您或許對「『智』為學理」AI教學充滿期待,但同時也可能對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技術操作感到陌生與挑戰。這正是 Creato Academy 可以為您提供專業支援的地方。


我們自2023年底起,已為眾多中學生、大學教授及教學助理提供專業的GenAI培訓。針對教育局的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撥款計劃,我們精心設計了 「AI for Science Education」專業發展課程,旨在將今日的理念,化為明日課堂的現實。


我們的課程特色:

深度實務導向:

16小時的密集工作坊,涵蓋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的跨學科AI應用實例。


保證成果產出:

特別設有4小時實務指導,確保每位教師都能完成計畫要求的2套AI教學資源開發。 


持續專業支援:

提供長達6個月的課後遠端諮詢,在您的教學實踐路上全程護航。


緊貼本地需求: 課程內容緊扣香港科學課程標準,並可提供在地化的LLM模式校園部署服務,嚴格遵循教育局的安全與倫理指引。


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教育。「『智』為學理」撥款計畫為香港的科學教育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。無論您的學校是否已參與計劃,現在都是啟動AI教學旅程的最佳時機。


🎓 立即行動,裝備今日的老師,啟發明日的科學家!  💡


想了解如何將上述「『智』為學理」AI教學策略在您的課堂上實現? 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,查詢「AI for Science Education」課程詳情。


👉 立即查詢/報名:

📞 Whatsapp: +852 6821 5494


 Learn more:


 
 
 

留言


Post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